当前位置:牛郎日记>书库>穿越历史>独宠夫郎> 独宠夫郎 第427节

独宠夫郎 第427节

  七皇子和四皇子找人将盛鸿的意思传了出去,这下子满朝文武安静了。
  甭管心里如何想,但嘴巴上不嚷嚷了。
  几位大学士都不出面,两位皇子也站到了盛鸿那边,下面的官员拿什么去劝盛鸿改变主意?
  只能认了。
  唉,世道艰难啊,哪怕是官儿,今后身旁也多了一根鞭子,稍稍不注意,这鞭子就落下来了。
  从三省总督降为一府知府,今后还有什么脸面见人呐!
  不过,也有人因为盛鸿的这份赏罚圣旨而高兴。
  那就是最近几届科举出身的小官。
  此次盛鸿调了七八个这样的小官前往地方掌一地大权,若以后还有地方官员不作为,那他们就有机会升官了。
  黎家。
  这会儿是深秋,但暖房已经烧上了,气温虽然还没有降到零下,但干冷干冷的,家中小孩子多,于是黎家的暖房早早烧上了。
  今日虽是晴天,天上挂着太阳,但吹着小寒风,其实挺冷的。
  辛知一大早上班去了,黎瑜安睡到自然醒,先是去给辛家长辈请安,然后回他和辛知的小院儿吃早饭,早饭过后,他先是去点心铺子转了一圈,然后来了黎家。
  黎菽、王桂花一个在铺子里,一个在城北的红薯作坊,陶竹和范圆圆在家,自打沈画几乎住在善堂之后,陶竹和范圆圆的空闲就多了起来。
  黎瑜安今日过来也是闲的无事,辛家人待他很和气,成亲之后,辛知立马就把自己小院里的人和事都交给了他。
  他自己身份高,辛家人对他又重视,于是他这个新夫郎将辛知小院里的大权握的稳稳的。甭管是府内伺候武安侯几十年的老人,还是俊俏的丫鬟、小厮,对他都恭恭敬敬。
  下人们都很听话,他也没碰见什么不顺心的,不过,如今他和辛知成亲都一年了,他肚子还是没动静,这让他有点烦恼。
  辛知都二十五岁了,辛知同龄人的孩子都能上私塾读书了,他和辛知成亲一年却是没能为辛知生下孩子,虽然辛家人没给他压力,但他自己难免郁闷。
  因此,今日辛知出门之后,他便回了娘家,找娘家人解闷。
  这一天下来,先是陪着黎小兰、范圆圆做甜品,黎家的很多甜品是不出售的,他恰好馋了肉松小贝,便和黎小兰、范圆圆一起在厨房折腾了许久。
  午饭过后,他待在前院的多功能休闲房里给郑浅浅、黎夏带孩子。
  黎二宝和橘哥儿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在暖房里待不住,但郑浅浅今年刚生的双胞胎却是只能乖乖躺在炕上,任由他亲一亲,捏一捏。
  黎夏的二儿子比双胞胎大三个月,赵深黎夏为其取名乐,夫夫两人也不指望赵乐将来干出怎样的事业,能开开心心一辈子就成了。
  赵乐已经会爬了,在炕上慢悠悠的爬来爬去,肉呼呼的小身子圆滚滚的,可爱极了,看的他也是忍不住亲一亲捏一捏。
  很快,大盛官员的下班时间到。
  但黎瑜安没有急着离去,他中午时让人给辛知传了信儿,让辛知来黎家接他。
  辛知是和黎荞一起回来的,五万大军进驻边城之后,秋收告一段落,黎荞虽然依旧忙,但不跟前段时间似的深夜才回来。
  饭桌上,黎荞和辛知喝了两杯。
  因为辛知也有一丢丢郁闷。
  盛鸿此次的赏罚透露出一个鲜明的信号,想升官,那得去地方干实事。
  不然的话,只待在翰林院,想升官那是痴人说梦。
  可是,若是外放离京,他又有些舍不得。
  他生在盛京长在盛京,他的小夫郎安安的家人也都在盛京,远离亲朋好友,太苦了。
  但是吧,他其实也很想为大盛江山、百姓做些什么,不然那么多年的书不就白读了吗,在翰林院虚耗光阴,他也不情愿。
  于是他现在就陷入一个两难的境地。
  想外放做地方官,他没有十足的勇气。
  留在翰林院,他又不甘心。
  心中郁闷,他便借酒消愁。
  不过,黎家的酒基本上都是米酒,他也不想喝的醉醺醺的一身酒气熏着他的安安,他便独自灌了一小坛米酒。
  辛知的郁闷,黎荞解不了。
  他的人设是不干涉官员的升降。
  他只能陪着辛知喝两杯,说些其他的转移辛知的注意力。
  晚饭过后,黎瑜安拎着两盒子今日新做的甜品和辛知回家,黎荞送走他们小夫夫之后,直接和陶竹回了正房。
  黎小睿黎长风黎云帆三个小家伙正坐在炕上拼三柳村的地形图,他们仨将来肯定要去三柳村转一转的,这会儿给他们搞一个三柳村的地形图,也算是让他们提前熟悉熟悉老家。
  地形图很大,长宽都是两米多,三个小家伙拼的很认真,黎荞拥着陶竹在陶竹的小书桌前坐了下来。
  今日陶竹收到了皇家物流送来的信,黎粮和黎二山在回盛京的路上拐了弯,先回平城一趟,接下来还要去微青县一趟,等两人回京,得冬天了。
  今日的信是从平城寄来的。
  黎粮黎二山两人这会儿在平城。
  信很长,是以黎粮的口吻写的,黎粮是盛平十二年留在盛京的,现在是盛平十五年,时隔三年回村,他兴奋坏了,什么事都想念叨几句。
  回村之后先去祭拜了黎父黎母,然后才在村子里转悠。
  现在村子里家家户户都是新盖的青砖大瓦房,而且水泥出现了之后,村里人还将墙根处都抹了水泥,这是防止墙根被雨水侵蚀的。
  黎荞和陶竹的快乐老家经受多年的风吹雨淋,墙根已经有些被侵蚀了,抹上水泥之后好了很多。但这房子毕竟已经十年了,而且黎荞陶竹指不定什么时候才会回去,黎粮便想着要不要将所有墙壁里里外外都抹上水泥。
  还有大门口挂着的御笔匾额,虽然日日都擦拭,但整日挂在外面被太阳晒着,已经有些脱色了,看得他颇为心疼。
  他想把大门的门檐给加宽一些,好让雨水、烈日够不着匾额,但又怕这样一加宽,影响了御笔匾额的威严和众人的观看。
  要知道哪怕这匾额出现十年了,依旧是平城最有名的景点,外地人来了平城,必看的景点便是黎家大门上的御笔匾额。
  还有三柳村、朱家村的红薯作坊已经开工了,圣上之前调集了周边几个府的地方驻军运送红薯,村人不用出运输费,只需要掏钱买红薯就行。
  而且红薯价格不贵,还是两文钱一斤。
  有了从外地运来的红薯,县城和三柳村、朱家村的红薯作坊都正常运转。
  至于村人田地里补种的红薯,他特意跑自家田地里挖了几株红薯看了看,这会儿的红薯只有两根手指头那么粗,距离收获还有一段时间。
  村人见着他也很兴奋,从红薯作坊下工之后跑去黎家,围着他问东问西。
  众人最好奇的自然是黎荞这位三柳村的金宝贝了。
  于是他天天在家开大会,给村人科普黎荞一家子现在的日子,还有盛京的繁华热闹。
  当然,他还挺乐意听众人讲述蝗灾来临时每个人是如何捕捉蝗虫的,就是可惜他当时不在,不然的话,他绝不会输给任何壮劳力,可恶的蝗虫,气死他了。
  另外,明年大运河通航,微青县的码头投入使用,他让村人再认真考虑一番,看谁愿意去那边发展。
  若是想报名的话,明年春天就得出发去微青县了。
  除了三柳村的一应事务,黎粮还跑去大河村转了转,那是黎二山的舅舅家,王桂花的娘家,现在他们一家子都定居在盛京,王桂花思念双亲,他得去看看。
  当然,还有郑屠户对郑浅浅也思念的紧,准备今年再来盛京……
  ……
  洋洋洒洒上万字,黎荞读了好一会儿才读完。
  “按照大哥这速度,怕是要在最冷的月份回京了。”黎荞将手中的信纸放回到桌面上,语气中有些担忧。
  黎粮还准备带上众人送的特产,慢悠悠的赶往微青县,哪怕现在一路上都是水泥路,那也得耗费不少时间。
  “有皇家物流的保镖保护,应是没事的。他一直牵挂着家里边,此次回去,可不得一一过问一遍。”
  陶竹说着握住了黎荞放在桌子上的大手:“就是辛苦圆圆了,和二山还在蜜月期,结果二山这一送亲,直接去了大半年。”
  “没办法,二山得听他老子的。”
  黎荞不由笑了一下。
  自打黎二山踏上南下的路,范圆圆明显有些无聊了,也不爱出门探索美食,除了去善堂学馆那边和偶尔回家,余下的时间便是待在家中帮着郑浅浅、黎夏带娃。
  “大哥还未从北湖省出发就来了信,说是要回老家一趟,圆圆看了信之后,有些不开心。但现在范家有人当官了,她心情挺好的,一天到晚都乐呵呵的。”
  陶竹一边把玩着黎荞修长的手指一边道。
  此次的蝗灾,范家出了不少力气,不仅将自家粮仓里的粮食捐了,还自掏腰包设下丰厚的奖金。
  盛鸿将范家的表现看在眼中,直接把范圆圆的大哥范团团由一介秀才提为专门管理大盛煤矿事务的主事。
  这主事隶属于工部,是正七品官。
  这对范家人来说,真是天大的惊喜。
  大盛不能拿银子捐官,普通人想做官,那得走科举之路。
  即便如黎荞这种让一府百姓都致富的天纵奇才,也是老老实实考的科举。
  范家虽然也有人读书,但成绩最好的就是范团团。
  范团团是前些年考中秀才的,这几年考了两次举人都未中,范家人对他已经不抱什么期望了。
  都三十多岁了还是秀才,前途真的不是很光明啊。
  可万万没想到,此次盛鸿竟然直接给秀才授官了,还是正七品!而且管理范围恰好能将范家给罩进去。
  当然,范家人并不打算借此欺压旁人,但自家出了专管煤炭的官儿,那今后肯定不会被人欺负了。
  跨越阶级+生意无忧,范不着高兴的几日都没睡着,带着范团团来黎家请教黎荞时也是嘴巴一直合不上。
  范圆圆也很开心,哪怕天天被思念折磨,但一想到家中有人做官了,那她心情一下子就好了。
  黎荞听得陶竹此话,想到已经去工部任职的老实憨厚的范团团,他反握住陶竹的手,将辛知的烦恼讲给了陶竹。
  盛鸿此次为了给天下官员树立一个榜样,连给秀才授官这种事都干出来了。
  这事儿细究起来,其实就是卖官鬻爵。
  范家人先出了银子,然后得了官职,这不是卖官鬻爵是什么?
  但这话不能明着讲,他只能在心中悄悄的念叨两句。
  不过,他是支持盛鸿这么做的。
  今后大盛的商人若是想跟范家这般实现阶级的跨越,那再碰着天灾可就要积极一些了。
  未来十来年大盛各地天灾不断,只要有心,那有的是机会当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