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牛郎日记>书库>都市生活>从1983开始> 从1983开始 第59节

从1983开始 第59节

  “让几位久等了……哎,你小子也在。”
  老先生点了点许非,笑道:“这段儿怎么没过去?”
  “没收着什么好东西,怕耽误您功夫。”
  “一听就是假话,坐吧,都坐。”
  四人就座,服务员进来点菜,马卫都递过菜谱,“这种好地方我们也没来过,您给指点指点。”
  “不敢当,一人点一个吧。”
  他把菜谱推回来,老马只得翻开瞧,道:“来个糟溜鱼片。”
  “好嘞。”服务员记下。
  朱家溍在旁听了,莫名笑笑,没言语。
  海晏也翻了翻,道:“干烧鲫鱼。”
  许非最后接过来,嚯,这菜价真不是一般人能吃的。
  在人情来往中,比如朋友做东,让大家点菜,稍微有点深沉的都不会叫太贵,但也有那些不要脸的,专挑贵的叫。
  他看了半天,才要了一道葱烧大乌参。
  菜谱转了圈回到朱家溍手里,看都不看,张口就要了三样,刚好六道菜。
  不多时,菜端上来。老先生没看别的,先瞅那糟溜鱼片,拿筷子捅了捅,摇头道:“这鱼不成,不是鲮鱼。”
  “……”
  仨人跟老帽似的,眨巴眨巴问:“鲮鱼是什么鱼啊?”
  “近海鱼,津门那边产。”
  朱家溍从民国过来的,爱吃,也会吃,道:“糟溜鱼片这道菜啊,必须用鲮鱼做,而且得是立秋之后,立冬之前,捞一条斤半的鲮鱼。除开这个时间点儿,叫这道菜的都是外行。”
  他又夹了一口尝尝,更是摇头:“手艺也不成,不够脆。”
  许非咧了咧嘴,跟这帮人比不了,两辈子都不知道吃鱼怎么叫脆,特么就知道吃萝卜挺脆的。
  马卫都一听,有点下不来台了,忙道:“哎哟,这怪我,是我不懂行。”
  “不怪你,是丰泽园不成,它就不该写菜谱里。”朱家溍笑道。
  “哎,今天算受教了,您真是讲究人。”海晏给铺了个台阶。
  “是是,这才叫真讲究。”马卫都也点头。
  “我倒觉着不是讲究,是时令。”许非忽道。
  “这话怎么说?”
  “立秋之后立冬之前,鲮鱼正长到一斤半的时候,口感最佳。过了立冬,可能就长到两斤了,肉质就不那么鲜嫩。
  说白了就仨字,及时吃。
  草莓上市,吃草莓;荔枝上市,吃荔枝;蟹子肥了,又吃蟹子。外人看了叫讲究,其实就是合时令。
  只不过有些人家富裕,能达到有什么就吃什么的条件;有些人家贫苦,只能是吃得起什么就吃什么……”
  咝!
  老马和海晏琢磨琢磨,纷纷点头:“是这个理儿。”
  朱家溍也眼睛一亮,“及时吃,这仨字秒啊!回去我就找商锡永给我刻个章……”
  老先生的瘾头似乎被勾出来了,一个劲的喊妙。许非眨巴眨巴,不知道商锡永是谁,也不晓得妙在哪里,自己就随口一说啊!
  而这么一谈论,大家都对糟溜鱼片感兴趣了。
  马卫都夹了一筷子,品了品道:“实话实说啊,真不怎么样,还不如汪朔做的好吃。”
  “汪朔还会做饭?”许非奇道。
  “怎么不会啊?人家可是个体户协会登记的二级厨子!”
  汪朔,二级厨子……
  许非勾勒了一下那货的形象,脑袋大,脖子粗……行吧,我信了。
  “就头两年,他跟个哥们叫叶经,在沙窝那边开了个饭馆,那是京城第一批川菜馆,叫天府酒家。
  生意特别好,每天能上三四百。结果做着做着,叶经就觉着没意思,不好好干买卖,净特么跟客人打架,隔几天砸一次,一般都是他先动手。
  再后来关门大吉,汪朔这才回家一门心思写小说。”
  老马在讲古,许非听着特有意思,虽然上辈子知道这群人,但知道跟认识不一样,认识又跟了解不一样。
  四个人吃吃喝喝,六道菜一扫而空,朱家溍岁数大,胃口惊人,吃的大概最多。
  马卫都这会刚攀上老先生,还没熟,在饭桌上有点紧张。海晏也是小眯缝眼,笑呵呵言语不多。
  反倒许老师最圆润,不卑不亢,应对自如。
  吃完了饭,许非骑着车往回走,行了一段听后面喊声。
  马卫都似有什么事儿,急慌慌追了过来,道:“忘了跟你说,就那老五啊,全家移民了,房子基本空着,他那意思就想卖了,你要接手给你便宜点。”
  “手续全么?”
  “房契地契都没有。”
  “哦,那就算了。”
  “说准了啊,你要没心思买,我就帮忙找买主,等找着了,呃……”
  “没事,到时候我就搬出去,白住这么长时间,还得谢谢您那朋友。”
  “那就好,回见啊!”
  许非继续往回骑,略显头大。
  现在绝大部分都是公家分配的房子,不许买卖,但私人住房可以。
  啥叫私人住房呢?就是能证明你这房子是祖上传下来的,手续齐全,就可以卖。
  自己住的那破屋子啥都没有,也不知道当初咋留下的,这也敢往出卖?他可不想惹麻烦,到时候掰扯不清楚。
  ……
  八月,北方暑气渐消,南方依旧炎热。
  许非接到王扶霖电话,下江南与剧组汇合,拍摄贾芸的剩余戏份。他看过王导的计划表,贾芸剩下的戏都集中在这下半年,包括遇小红、蜂腰桥、贿赂凤姐、跟舅舅借钱等,一共也没多少。
  也就是说,到明年初,自己应该就能杀青。
  这边杀青了,才能干自己真正想干的事儿,可转念想想,还真有些不舍。
  第67章 黛玉
  许非从杭城火车站出来,便爱上了这个地方。
  不同于鞍城的重工业灰,不同于京城的政治风沙,亦不同于深城传统与现代的泾渭分明,这里的一切都显得和谐自然。
  站广场上零零散散的停着几辆客车,老街巷中缓缓孕育着新生事物,手工业者在街头叫卖,力巴拉着板车,上面捆着数十只新编的竹筐。
  另有不远处的小吃摊,长条桌子往起一拼,大盆里装着菜肴,姑娘直接捧着碗来买。
  “许老师!”
  “侯哥!”
  侯昌荣在此等候多时,两个男人激情碰面,又上了一辆公交车,前往西湖附近的一家招待所。
  从火车站到xh区不近,公交车穿街走巷,站点颇多。远远的瞧见京杭大运河,一座长长的石桥横跨东西,水上全是木船,河边立着高脚楼。
  杭城的老建筑十分有特色,皆是两层木楼,尤其第二层,像极了水浒风格:一根撑杆掉下来砸了正义路人的头,一看这“妖娆妇人,先自酥了半边。”
  西湖风景区极大,俩人坐了半天车,又走了十几分钟,才摸到一家很寒酸的招待所。
  上楼走在过道里,忽见马广儒迎面过来。许非打了个声招呼,对方斜了一眼,没言语,气色非常差。
  “他怎么了?”
  “听说父亲刚过世,打击很大……”
  侯昌荣低声道:“这孩子内心太敏感,王导跟他谈了几次,也没见效果,跟谁都这样。贾瑞的戏份都在这拍,他工作倒还好,非常敬业。”
  侯哥帮着入住房间,收拾行李,问:“你吃饭了么?”
  “车上吃了点。”
  “那没事就先睡一觉,他们都去曲院风荷拍戏了,晚上才能回来。”
  “离这远么?”
  “不算太远,你想过去?”
  “没事溜达呗。”
  说着,俩人出了招待所,又赶往西湖西侧的曲院风荷景区。
  一路上侯昌荣不停得瑟,道:“你来晚了,《西游记》剧组前阵子也在西湖,刚走没几天。”
  “拍什么?”
  “女儿国的戏,我去看了看,那国王真是国色天香,可惜你没见。”
  嘁!
  谁说我没见,我还下载了反复看好嘛?!许非嘴硬,心中却已经生了一棵柠檬树,女儿国国王啊,那一身气度和深情,多少人的荧屏初恋……
  话说《西游记》82年开拍,进度比《红楼梦》还慢,到今年年底才完成了11集。86年春节期间,会将这11集播放,然后88年又播放了全部25集。
  跟着便是举国轰动,遍地开花。
  二人走了一段,便到了地方。
  景区在岳飞庙前面,南宋时,此处有官家酿酒的作坊,取金沙涧的溪水造曲酒。附近池塘种有菱荷,每当夏日风起,酒香荷香沁人心脾,因名曲院风荷。
  侯昌荣带着他到了一座小亭附近,水边山石处聚了很多人。许非凑过去,见真花大多凋谢,树上扎了好些绢花,布置的精致优美。一哥们爬到假山上面,往下撒着花瓣。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