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牛郎日记>书库>穿越历史>帝国风云> 第286章 异想天开

第286章 异想天开

  顾祝同忧心忡忡的时候,哈尔西却在急着赶路。....
  本质上,哈尔西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人,性格非常直,而这既是好处,也是坏处,使他在美国海军中毁誉参半。在某些人眼里,哈尔西是一个值得信任与托付的朋友。在另外一些人的眼里,他却是一个难以相处的怪物。
  这种性格,也直接决定了哈尔西的指挥特点。
  从他在第三舰队司令官位置上的表现来看,哈尔西是一个非常勇猛的将领,好处是他能够在恶劣环境下坚持下来,坏处则是不知道进退。与斯普鲁恩斯相比,哈尔西欠缺的就是理智的一面。
  当然,在某些情况下,这不见得是坏事。
  比如,在这个时候,哈尔西也许就是最为合适的指挥官。
  从理智的角度出发,没有任何人会认为美军有希望在中太平洋战场上创造奇迹,而且就算在中太平洋战场上取得任何形式的胜利,也不会太平洋的总体战局产生太大的影响,更不可能使美军获得主动权与战略优势。
  也正是有了这个认识,斯普鲁恩斯才认为此时发起反击没有任何意义。结果就是,在尼米兹提出发起反击的时候,斯普鲁恩斯犹豫了,而且表现出了抗拒的一面,让尼米兹觉得他会拒绝接受这个任务。
  显然,哈尔西的观点正好与斯普鲁恩斯相反。
  虽然哈尔西也知道,在中太平洋战场上取胜的难度非常大,即便到了一九四三年,在新增四艘小型航母、以及现有的几艘小型航母完成了维护与保养之后,美军依然没有多大的希望取得胜利。到时候,中国海军肯定会采取以空间换时间的战术。即利用之前夺取的岛屿构筑多条防线,让美军在这些防线上耗费大量时间。只要拖到一九四三年下半年。随着另外三艘舰队航母服役。以及在西南太平洋战场上取得决定性胜利,中国海军就有望在中太平洋上获得兵力上的优势,然后通过大规模进攻,夺回被美军占领的岛屿。最终发起攻打夏威夷群岛的作战行动。但是哈尔西却相信,只要在中太平洋战场上取得了胜利。那么其产生的影响就十分重大。在他看来,如果能够击败中国海军第三舰队,夺得中太平洋战场上的局部制海权。就能够对西南太平洋上的战斗产生影响。**从而迫使中国海军从西南太平洋抽兵,去填补中太平洋上的空缺。
  当然,要达到这个目的,需要巧妙的战术安排,以及正确的进攻方向。
  从尼米兹那里领取任务的时候,哈尔西就提到。应该把反击方向选择为马绍尔群岛,通过夺取该群岛中的主要岛屿。打通前往密克罗尼西亚南部海域的航线,然后通过部署在马绍尔群岛的岸基航空兵与潜艇,袭击从中国本土到西南太平洋的航线,从而使中**队在西南太平洋上的进攻行动陷入困境。
  可惜的是,哈尔西的设想立即就被尼米兹否决了。
  当时,尼米兹只提出了一个理由,即第七舰队的这点兵力,以及太平洋战区的兵力投送能力都不足以支持如此大规模的进攻行动。
  此外,尼米兹还有一个没有说出来的理由。
  这就是,如果要达到哈尔西提出的目标,除了需要投入足够多的兵力之外,还需要足够多的时间。
  问题是,这次的反击行动,根本不会持续太久。
  别忘了,这次反击的主要意义在政治上,而不是在军事上,即把是否从澳洲大陆撤军的决定推迟一段时间,检验英国首相丘吉尔做出的承诺是否能够兑现,而不是通过反击取得军事上的重大胜利。
  显然,不管胜败如何,美军的反击行动都不会持续太久。
  也正是如此,尼米兹才做出了让步,接受了总统提出的要求,即在中太平洋上发动一场战术级别的反击行动。
  如果按照哈尔西的建议去打,美军很有可能陷入到一场没有意义的苦战之中。
  对于已经捉襟见肘的美国海军来说,这种毫无意义的消耗战有巨大的危害性,尼米兹避之尚恐不及,怎么可能会作茧自缚呢?
  当然,尼米兹考虑的只是战略层面上的问题。
  事实上,哈尔西的作战设想在战术上也行不通。
  在与斯普鲁恩斯谈过之后,哈尔西的设想也遭到了斯普鲁恩斯的坚决反对,而且斯普鲁恩斯提出了让哈尔西根本无法否认的战术问题。
  这就是,马绍尔群岛的军事价值根本没有哈尔西说的那么重大。
  在地理位置上,马绍尔群岛位于战后成立的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的东面,其南面则是吉尔伯特群岛。
  虽然航程在四千公里以上的巡逻机,从马绍尔群岛出发,在理论上能够到达从中国本土通往所罗门群岛的航线附近,但是这已经是其极限航程了,巡逻机此距离上的巡逻时间不会超过十分钟。也就是说,部署在马绍尔群岛的巡逻机,对封锁从中国到西南太平洋的战略航线没有太大价值。
  至于使用潜艇,意义就更小了。
  虽然潜艇从马绍尔群岛出发,到密克罗尼西亚南部海域巡逻的话,任务航程仅有两千多公里,而美军的潜艇都以续航力长而著称,因此可以在这片海域巡逻一个月以上,作战效率要比从夏威夷群岛出发高五倍、比从威克岛出发高三倍。但是在密克罗尼西亚联邦以南的海域,并不适合潜艇活动。
  不是这里没有适合潜艇的自然环境,而是这里是中国海军最重要的反潜区域之一。
  要知道,在密克罗尼西亚联邦,除马绍尔群岛之外,还有数百座岛屿,而中国海军在其中十多座岛屿上要么修建了机场,要么有水上飞机码头,能够部署上百架反潜巡逻机,并且在某些环礁的泻湖里还能部署反潜驱逐舰。
  事实上,以密克罗尼西亚为基地的反潜力量,还是次要威胁。
  别忘了,在密克罗尼西亚南面就是俾斯麦群岛,再往南就是所罗门群岛,而这两座群岛都在中国海军的控制之中,而且主要都是大型岛屿,有足够的地方修建机场,也就能够部署足够多的反潜飞机。
  可以说,只要中国海军愿意,在这一区域部署一千架反潜巡逻机与一百艘反潜驱逐舰都不会有问题。
  当然,中国海军不会这么做。
  正常情况下,掩护船队的主力是伴随活动的护航舰队,而组成护航舰队的主力是护航航母与反潜驱逐舰。虽然中国海军在反潜护航压力不大的情况下,没有像美国海军那样,大批量建造或者是改造作战能力极为有限的护航航母,而数量有限的小型航母又得应用到主要战场上,所以中国海军的反潜主力是驱逐舰。此外,在一九四三年之前,中国海军的反潜驱逐舰以大战前建造的小型驱逐舰为主,而更适合在远洋活动的大型反潜驱逐舰要到一九四四年才能大批量服役,也才有足够的数量用来增强护航力量。但是航线周围密布的军事基地,以及部署在岸上的反潜巡逻机,非常有效的弥补了护航航母与反潜驱逐舰的缺失,能够对任何企图偷袭运输船队的潜艇构成致命威胁。
  由此可见,要想通过绞杀运输线的方式打击中国海军,基本上是徒劳的。
  事实上,如果真能够绞杀中国的海运航线,就算付出很大的代价,对美军来说也是有价值的。
  问题是,根本就没有办法绞杀中国的海运航线。
  这就是,从中国本土前往西南太平洋的航线有三条,其中只有一条要从密克罗尼西亚南面经过,另外两条航线都穿过了南洋,然后在巴布亚新几内亚西面进入阿拉弗海,再进入珊瑚海。这两条航线中,只有一条是美军较为熟悉的,即穿过菲律宾,再从荷属印度尼西亚东面进入阿拉弗海的这一条。而另外一条,即走南海,从加里曼丹岛西面进入爪哇海,再进入阿拉弗海的这一条,美军根本就不熟悉。
  要命的是,在这三条航线中,正是美军最不熟悉的这一条,承担了最多的运输量。
  当时,送往西南太平洋战区的物资中,有六成走的是这条航线。此外,如果有必要,中国海军可以让所有运输船只走这条航线。
  如果说,去密克罗尼西亚南部执行破交任务,考验的是美军潜艇官兵的胆量,以及美国海军潜艇部队承受损失的能力,那么去南洋上执行破交任务,那就是在让美军潜艇官兵往地域里跳,让美国海军潜艇部队灰飞烟灭。
  由此可见,绞杀中国的海运航线基本上是痴人说梦。
  如此一来,哈尔西提出的攻占马绍尔群岛的最为重要的理由就不成立了。
  不管哈尔西怎么想,在尼米兹与斯普鲁恩斯都坚决反对的情况下,他也只能放弃这个不切实际的念头。
  问题是,哈尔西并不想像尼米兹安排的那样,率领第71舰队去中太平洋上转一圈,骚扰一下中国海军第三舰队,然后就打道回府。在哈尔西看来,这次反击,仍然有希望改变中太平洋上的僵持局面,甚至有希望扭转太平洋战场的总体局面,因此也就有足够的理由去积极争取。
  哈尔西在出发前去找斯普鲁恩斯,就是希望获得斯普鲁恩斯的建议,而斯普鲁恩斯确实给了他一个建议。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