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牛郎日记>书库>穿越历史>神圣罗马帝国> 第617章 移民

第617章 移民

  费利克斯首相:“截止到现在,国内破产企业已经高达1876家,失业人口突破247万,创下历史新高。
  其中棉纺织业损失最为惨重,有四分之一的纺织厂破产,超过一半棉纺织厂的宣布减产,产能直接下跌37%。
  紧随其后的是造船业,受国际贸易减少的影响,最近几个月造船厂几乎没有新订单。就连原有的订单,也有一很大部分受经济危机影响,宣布违约。
  钢铁……”
  坏消息不断在弗朗茨耳边响起,这是经济危机的必然结果。
  大萧条时期市场萎缩,企业为了度过危机削减产能、裁员,导致市场进一步萎缩,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要解决危机非常简单,要么找一个新市场转移危机,要么等市场自然回暖。
  现在的情况非常明显,全欧洲都被奥地利连累了,想要转移危机都没地儿去,只能靠市场自我恢复。
  优胜劣汰过后,落后产能被淘汰。生存下来的企业大都是在管理、或者是技术上下过功夫的,每一次经济过后也是科技的爆发期。
  不同于以往,这次经济危机爆发后,维也纳政府并没有加大公共设施投入,增加就业岗位,反而是任由市场自由调节。
  弗朗茨问道:“移民工作进行的怎么样了?”
  危机不可怕,可怕的是危机中产生的失业人口。这年头工人阶级的抗风险能力严重不足,失业两三个月还行,要是一年半载没有收入,那就要出大事了。
  度过危机办法非常简单,直接移民就行了。殖民地正处于开发状态,缺乏大量的劳动力。
  正常情况下,除了不安分、想要发财的,很少有人愿意背井离乡去殖民地打拼。
  说白了,去殖民地发财的黄金时间已经过去。随着开发的不断进行,殖民地的条件越来越好,但是发财的机会却是越来越少。
  早期的移民,只要肯拼命、并且不死,基本上都能够发财。到了现在,也只能说机会比国内更多一些。
  想要出人头地,除了敢打敢拼之外,还必须要有一颗灵活的头脑,再加上一点儿运气。
  诱惑减小了,大家的移民热情也降低了。即便是奥地利已经开始殖民地本土化战略,但毕竟时间还短,基础设施还是远远无法和国内相比。
  尤其是交通、医疗、教育领域,更是差距巨大。交通问题是开发时间太短,医疗、教育则是人才不足。
  不是说奥地利缺医生和教师,主要是这些人在国内就能够生活的很好,没有去殖民地奋斗的动力。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维也纳政府还专门在非洲大陆建立了学校,就地培养医生、教师。
  这不是短时间内能够看到效果的,还需要时间积累。尤其是培养医生,按照奥地利目前的教育体制,医学类专业就没有低于七年的,培养一名合格的医生都是十年起步。
  这不是弗朗茨要求高,而是现实需要。在医学仪器缺乏的年代,看病全靠医生个人的能力,速成是不可能的。
  殖民大臣斯蒂芬回答道:“截止到目前为止,报名参加移民的人数已经突破一百二十万大关,已经完成移民安置六十八万。
  报名人数在持续增加中,按照现在国内的经济情况,估计最后的移民总人数可能会突破三百万。”
  这是经济危机的特点,前期民众手中还有积蓄可以支撑,越到后面日子就越不好过。
  为了生存下去,报名参加移民也就不奇怪。真要是让人自愿选择,估计整个奥地利都找不出几个想去殖民地的。
  为了鼓动大家移民,维也纳政府也是操碎了心。很多殖民公司招募移民,都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直接移民,另一种是前往非洲务工。
  大部分人都会选第二种,即便是直接移民的维也纳政府会补贴安家费,也无法动摇大家的决心。
  很多人还幻想着在非洲大陆拼搏几年,存够了钱就回老家置业。现实却是在非洲大陆生活几年后,大部分人都留下了。
  没有办法,收入是关键。非洲大陆缺乏劳动力,普通工人的待遇自然比本土高。
  拿惯了高工资后,再回去拿低工资,生活水平不升反降,没有几个人能受得了。
  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口,殖民政府可是鼓励大家带家属的。现在的非洲已经不是蛮荒之地,不少人为了生活方便,还会举家前往殖民地。
  弗朗茨点了点头:“移民工作,继续抓紧。现在是最好的机会,一旦经济危机结束,后面再想要有这么多移民,可就不容易了。
  国外的的情况怎么样,巴黎会议进行到了那一步,短期内各国有没有可能达成共识?”
  “是,陛下!殖民部已经制定的计划,会尽可能在经济危机中吸收移民。”斯蒂芬回答道
  外交大臣韦森贝格:“陛下,欧洲各国都深陷经济中,现在大家的日子都不怎么好过。
  不过,总体上局势还是稳定住了。法国人已经镇压了意大利人起义,拿破仑四世直接军管了巴黎,反对派有心捣乱,也无力实施。
  值得一提的是普德关系急剧恶化,因为莱茵兰起义的爆发,直接捅破了维系两国关系的最后一层窗户纸。
  按照约定,莱茵兰起义爆发的时候,实际上已经临近条约上的交接期,德意志联邦政府想要提前交接,遭到柏林政府拒绝。
  为了获得更多的移民,普鲁士人派兵镇压了起义,强制迁移了大量人口离开。
  从我们收到的情报来看,柏林政府基本上已经掏空了莱茵兰地区的精华,工程师、科学家、医生、教师这些人才,几乎是一网打尽。
  在欧洲各国的干预下,柏林政府才刚刚和德意志联邦帝国进行交接,只是这个进度非常的慢。
  初步估计,柏林政府可能会拖到年后。现在他们还在利用最后的时间挖人,或许德意志联邦帝国接收的时候,当地就连技术工人都没了。
  受经济危机影响,巴黎会议进行的非常不顺利。各国政府的心思都不在会议上,甚至有人还异想天开的想通过殖民地转嫁危机。
  在殖民地争夺中,大家是各不相让。加上英国人又在故意搞事情,似乎是想要混水摸鱼,让巴黎会议的前景更加不容乐观。”
  弗朗茨点了点头,普鲁士王国从莱茵兰地区弄走了上百万移民,德意志联邦帝国能爽才怪。
  这都是在挖德意志联邦帝国的墙角,莱茵兰地区最宝贵的不是矿产资源,而是这些高素质人才。双方没有直接开打,都已经算是很克制了。
  至于英国人故意在各国间留下隐患,这都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要是他们不干,弗朗茨才会觉得有问题。
  巴黎和会是为了调解各国矛盾、减少国际冲突召开的不假,但是站在英国人立场上,真正目的还是为了减少他们自己和各国的冲突。
  别的殖民帝国会不会发生冲突,这关他们什么事?故意挑拨各国关系,完全是约翰牛的习惯性操作。
  要是欧洲各国的矛盾都没有了,大家和平共处、睦邻友好,伦敦政府还睡得着觉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