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牛郎日记>书库>穿越历史>我要做门阀> 第324章 学阀之路从今起

第324章 学阀之路从今起

  董越的夸张,让张越都有些惊讶不已,连忙拜道:“岂敢受先生大礼?”
  开玩笑,眼前这位虽然素未蒙面,但一听名字就知道他是谁了?
  董仲舒之子,公羊学派当代领袖,太学祭酒、博士领光禄大夫董越!
  在整个汉室天下来说,他都是有数的大学阀!
  这样的大学阀,摆出这样的阵仗来见自己,张越知道,对方肯定是有求于己的。
  就像曹操在官渡之战时,光着脚丫子出去迎接许攸,为的就是奇袭乌巢。
  董越却是满脸欣慰的看着自己眼前的这个年轻人。
  犹记得三个月前,这个年轻人还是一介布衣,那日站在太学门口,形单影只,如今却已经是国家侍中,地位堪比两千石了!
  “侍中大驾光临,太学上下不胜荣幸之至……”董越笑着道:“还请侍中移步,往壅堂一叙……”
  张越听了,脸色一楞,连忙拜道:“小子才疏学浅,岂敢临壅堂?”
  去壅堂?开什么玩笑?!
  张越很清楚,也早就被张安世提醒过了,来太学千万别去壅堂!
  为什么?因为去了壅堂有麻烦!
  至于为什么?
  答案是一个字:钱!
  因为壅堂是太学最重要的建筑,乃是董仲舒生前,仿照宗周痒校的辟雍而建。
  不过,由于直接仿造辟雍的工程量实在太大了,太常卿也不肯给那么多钱,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建了一个小型的辟雍,称为壅堂,作为太学最重要的礼仪之所。
  不过,自建成之后,壅堂的启用次数却并不多。
  一般都是在三公九卿或者宫廷贵人乃至于皇帝亲临时,才会带着他们去壅堂坐一坐,看一看。
  然后给他们讲一讲这辟雍的意义。
  其实潜台词就是一句话:不建辟雍,太学就不是一个完全体。
  诸位明公,难道能忍心眼睁睁看着太学无辟雍,为天下笑?
  可惜,事实却是,打这太学建立以后,来过太学的三公九卿乃至于皇室成员,每一个都狠得下心!
  没办法,这太学自建立以来,每届太学生最多不超过五十人。
  为了五十个太学生和五个在京博士官,就花费几千万甚至数万万建一个辟雍?
  那不是疯了吗?!
  但太学的历任博士祭酒们却依然我行我故,不管不顾。
  反正来了高级官吏就带他们去壅堂坐一坐,看一看。
  在最初,公羊学思潮刚刚兴起,还没有被人研究透的时候,上当的人真不少。
  许多公卿甚至是丞相都被忽悠着进去过。
  但等到后来,大家都清楚了公羊学派的思想理论和主张后,所有去过壅堂的大臣贵族都是脸一黑,尴尬不已。
  因为,按照公羊学派的理论,这国家立学,乃天子教化之所,更是宣扬天子王化之原。
  所以无比重要!
  但如此重要的国家教化之地,却没有辟雍。
  作为天子重臣,倘若不知道还好,知道了却不上书请求建立辟雍,那就一定是心里面没有将教育事业和教化之道放在重要位置。
  所以,这是赤裸裸的道德绑架。
  逼迫所有来过太学的人,将‘请立辟雍’的事情放在心里,还要拿出行动来支持。
  支持力度的大小与‘良心’成正比。
  搞到现在,每一个来太学的公卿大臣,都是闻壅堂之名而色变。
  盖因为每一个人都知道,国家不可能拿出那么多钱来给太学建辟雍,而若去了壅堂,却不得不上书请建辟雍,而天子和其他大臣都是绝对不可能同意的。
  于是,为了显示自己确实关心太学,关心教育事业,只能花钱消灾——在建议被驳回后,派子侄或者自己亲自送钱来太学表示:在下人微言轻,虽然很希望马上建立辟雍,奈何……唯奉钱xx万,以助太学教化之业。
  这个钱明面上没有任何规定,但问题就在于,都到了三公九卿这个级别了,你好意思拿个几万十几万打发人咩?
  从元封后,去了壅堂的大臣,捐钱助学的起步价就已经是二十万钱起了。
  像张越这种侍中官,日夜侍奉天子,卒思近对的年轻人,则是百万钱起步——这是当年孔安国扰乱市场后的定下来的价格。
  张越现在自己都穷的响叮当,那里敢去壅堂?
  董越听着,却也不勉强。
  壅堂就在那里,今天不去,迟早有一天也得去。
  难道不是吗?
  自这太学建起来开始,历代三公九卿和侍中官们,谁没有挨过这一刀?
  现在不去,未来恐怕会主动请求去的。
  原因很简单——作为国家重臣,难道不需要刷一下在教育领域的名望吗?
  那还有比‘请立辟雍’更简单直白粗暴,显示自己支持教育事业和王化事业的决心的地方吗?
  没有了!
  所以,没有人能例外!
  “侍中言重了……”董越笑眯眯的道:“以侍中贤能,列席壅堂,自是完全当得起的……”
  嗯,都是侍中了,你好意思连一百万钱也舍不得?
  “不过,若侍中今日不便,那改日下官再扫榻以迎……”
  年轻人,你还想逃?可能吗?!
  看着董越的神情,张越也是摇摇头。
  这位太学祭酒不去做买卖,简直是汉室商业界的损失啊!
  “不敢劳先生……”张越无可奈何的拱手道:“前次蒙先生信重,不以小子猖狂,反而不吝点拨,本当早日来太学拜会先生,以谢先生宽宏,奈何公务繁忙,拖延至今,今日有幸能蒙先生相见,竟至赤脚出迎,小子惶恐,唯敬拜之!”
  “先生明德,天下为师!”说着张越就长身而拜,以弟子礼,恭恭敬敬的顿首。
  虽然看上去,将董越捧得很高。
  甚至有些贬低自己了。
  但实则,这是一种双赢的事情。
  盖因为,将董越捧的越高,就越能反证他自己的逼格。
  你想啊,若董越‘天下为师’了,那么当初被他赏识的张子重,又该是怎样的惊才绝艳呢?
  作为一个前公务员,做这种事情,张越不需要人教。
  董越听着,却是没有想这么多,满心都是欢喜,连忙扶起张越道:“侍中谦虚了,前次蒙侍中授书,太学上下皆震撼莫名,侍中才学天下无双!”
  说到这里,董越悄悄的看了一下张越的神色,然后试探的问道:“鄙人读侍中之书(春秋二十八义),观侍中之行,无不合春秋之道,仲尼之义,不知侍中可愿为公羊之士?”
  这是他早就想做的事情了!
  将一个天子近臣,国家侍中,变成公羊士子!
  彻底断绝黄老学派和其他什么乱七八糟的学派ntr的可能性!
  若能成功,董越相信,以此子现在的地位和学术成就,公羊学派至少还能再兴盛一甲子!
  而一甲子的兴盛时间,足够公羊学派统合整个儒门内部的各种杂音,将《公羊春秋》的地位,提高到诸经之首,从而确定万世霸业!
  张越闻言,有些匪夷所思。
  但,董越的要求,正和他的心意。
  在如今的汉室朝堂上,身为大臣,他怎么着也得想办法给自己披一层儒皮。
  就像张汤、主父偃等人一般一样。
  也唯有如此,才能有机会获得儒家的经典的解释权力!
  而公羊学派是儒家现在的霸主,若能混进其中,混到一个比较高的地位……
  那将来,当个学阀还不是随随便便的事情吗?
  正要答应下来,俯首喊一声‘老师在上,请受弟子一拜’,就听着董越道:“鄙人固知侍中足下乃天子重臣,社稷栋梁,且学究天人,当世恐无能教侍中者,故鄙人再三思索,决定焚香祷告先父,代父收徒,以侍中为先父仲舒公再传弟子!”
  “万望侍中应允……”说着董越就深深一拜。
  这是他和公羊学派现在所能开出来的最大条件了。
  毕竟,公羊学派只是一个思想学派,又穷又没钱,唯一能拿到的出手的,也就是这个名分了。
  张越听着却是目瞪口呆:还有这种操作?!!!!
  董仲舒的再传弟子????
  张越知道,这个名头的分量究竟有多重!
  这么说吧,若他果真成了董仲舒董江都的再传弟子,那么整个天下辈分能比他高的儒生,也就没有几个了。
  譬如说,他之前一直担心可能会给他捣乱和添麻烦的夏侯始昌老先生一下子就变成师兄了。
  夏侯始昌老先生,最初拜鲁申公为师学《诗》,后来又从欧阳生学《尚书》,最后才转的《公羊春秋》。
  在辈分上来说,他和褚大、兰陵生以及吾丘寿王是同辈。
  所以,张越喊他一声师兄不过分。
  而后来开创了尚书系大夏侯学派的夏侯胜小朋友,得叫张越师叔了。
  更恐怖的是,在当今天下,辈分能比张越高的儒生,恐怕只有尚书系的欧阳学派当代领袖欧阳高和毛诗学派的精神领袖毛亨先生了。
  只要熬死这两人,再熬死其他的师兄们。
  他就可以成为当今天下辈分最高的儒家学阀!
  根本不需要费什么心机,只要混吃等死,好好活着,就可以在十几二十年后接班,成为儒家各派共尊的精神领袖。
  就像当年的浮丘伯、伏生、鲁申公。
  活得久,熬死了其他人,自动成为领袖。
  即使不能,也至少能掌握公羊学派经义的解释权!
  一时间,张越的心脏砰砰砰的跳个不停。
  这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啊,就跟你随便拿了两块钱买了张彩票,结果却中了一千万一样。
  立刻就是血脉偾张,难以自抑。
  没有任何人能拒绝得了这种好处!
  更别提,张越早已经立志要做大学阀!
  内心虽然狂喜不已,但张越知道,这种事情,必要的谦虚场面还是要做的。
  于是,便长身顿首道:“小子才疏学浅,德薄如翼,安敢望为仲舒公弟子?愿先生收回成命!”
  董越一听这个话,就知道这个事情成了!
  对方真要拒绝,就不会这么说了。
  于是立刻就按照剧本说道:“侍中公才思敏捷,博学百家,先父生前曾有训:果有能传《春秋》之义者,汝等可为吾收之,为再传门徒!今遇侍中,果如先父之言,私以为,能代先父传《春秋者,独侍中而已!万望侍中以天下为念,以春秋大义为念……”
  董仲舒生前确实是说过这样的话,不然董越也不敢做这种事情。
  只是呢,当时董仲舒说这个话的时候,瞄准的目标是天子的长孙甚至是未来新君的太子。
  如今,董越以权变之,将这个政策用在了这个侍中官身上。
  虽然看上去有些违背乃父当年之意,但他认为这是最好的选择!
  再也找不到比这个侍中官更合适的人选了!
  他是天子的宠臣,长孙的辅佐大臣。
  将这个政策用在他身上,跟用在长孙身上有区别吗?
  没有!
  张越听着,也明白了,对方是来真的!
  但,还是不能就这样答应。
  依旧要谦虚一番,于是,他拜道:“小子闻之仲尼曰:君子当以功受禄!仲舒公天下鸿儒,教化苍生,万人敬仰,为当世先贤,小子于治学之道,无寸之成,岂敢为仲舒公弟子?”
  董越听了,马上就道:“侍中公此言差矣,前时侍中赐我《春秋二十八义》,我传诸生阅,皆云:义之善也,纵子夏在世,恐不能削一字!以侍中治学之能,博学之深,吾不能教,不敢教!独先父可教之矣!”
  这也是他想代父收徒的最大缘故。
  若自己收了,却教不了,那不是打脸吗?
  说不定,还要闹出笑话。
  代父收之就不一样了!
  更重要的是——如今公羊学派并非铁板一块。
  事实上,董系的力量,在现在已经很衰弱了。
  乃父董仲舒生前,最得意的门徒们,纷纷老的老,死的死。
  尤其是吾丘寿王之死,给了董系沉重一击。
  若不搞出这个花样,引入这个侍中官为奥援,等他一死,董系恐怕就撑不了多久了!
  这才是他想代父收徒的出发点。
  至于天下人的意见和看法?会不会说他董越阿谀权贵?
  若在以前,董越还会担心。
  但现在……
  却是不必了!
  因为,这个年轻人已经用实际战绩,告诉了世人,他很强!
  张越听完董越的话,终于拜道:“先生拳拳盛意,小子不敢推却,惟以此身,尊《春秋》之义,行先贤之道!”
  董越听了,脸都要笑开花了,立刻道:“师弟请起,待为兄择良辰吉日,沐浴更衣,以奏先父与陛下,求的龟甲之卜,定吉日,具礼仪,设宴席以告天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