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牛郎日记>书库>穿越历史>皇兄何故造反?> 皇兄何故造反? 第418节

皇兄何故造反? 第418节

  手轻轻拍了拍正在啃着糕点的小娃娃,孙太后状若随意的问道。
  “成敬,你不在司礼监做事,到哀家这慈宁宫来作甚?”
  成敬依旧礼数周到,躬了躬身子,道。
  “禀圣母,内臣此来,有一桩关于太子的事情,要知会圣母。”
  于是,孙太后的脸色顿时冷了下来,望着成敬的眼神颇为不善。
  因为,成敬所用的词,不是“请示”,也不是“禀告”,而是“知会”。
  这个词代表着,无论她作何想法,成敬带来的这件事情,都不会有所改变。
  面对这样的注视,成敬的脸色,却依旧平平淡淡的,道。
  “好教圣母知晓,今日早朝上,外朝有老大人上本,请太子出阁,皇爷下了廷议,群臣商讨过之后,皇爷也准了,之后教导太子读书认字的事情,翰林院会和礼部,内阁一同安排,圣母不必忙了。”
  “而且,下了早朝之后,皇爷已吩咐了人,将端本宫尽快腾出来,至多过上一两个月,太子殿下就需移居东宫,所以,皇爷命内臣过来传个话,请圣母和贵妃娘娘,将该准备的东西,都尽早备齐,避免耽误了太子殿下的课业。”
  “哇……”
  出人意料的是,成敬说完之后,孙太后还没有作何反应,正在捧着糕点啃的奶娃娃已经哇哇大哭起来。
  孙太后急忙望了过去,这才发下,自己的手,下意识的紧紧掐着小娃娃的胳膊,后者因为吃痛,所以才嚎啕大哭起来。
  见此状况,孙太后如同触电一般,瞬间抽回了手。
  紧接着,侍立在一旁的万贞儿立刻把朱见深抱了起来,小心的卷起袖子,却见小娃娃白嫩嫩的胳膊上,已经是一片青紫。
  见此情景,万贞儿眼泪都快掉下来了,可怜兮兮的望着孙太后。
  这个时候,孙太后也慌了神,连忙喊道。
  “愣着做什么,还不快把太子抱下去,叫太医过来。”
  万贞儿得了令,这才小心的将太子抱在怀里,迈着小碎步退了出去。
  一番忙乱,成敬就在旁边瞧着,面色无悲无喜,仿佛此事和他毫无关系一般。
  不得不说,孙太后为了朱见深这个孙子,是花了大心思的。
  她专门在太医院点了一个太医,随时候着,宫中也有懂医药的宫女时刻备着,不多时,太医急急赶到,详细的看了“伤势”之后,方回禀说没有大碍,静养两日便是。
  孙太后这才松了口气,慈宁宫总算是平静下来。
  这个时候,孙太后才冷静下来,重新将目光放在从头到尾,都冷眼旁观的成敬身上,问道。
  “太子如今才三岁,这么早就出阁,未免不妥吧,你回去跟皇帝传话,就说此事哀家不同意。”
  短短的时间内,孙太后的思绪还有些混乱。
  但是,毋庸置疑的是,朱祁钰这个时候让太子出阁,肯定没安什么好心。
  最显而易见的就是,一旦太子搬到东宫去住,和慈宁宫就隔了小半个宫城,相反的,端本宫就在文华殿东边,和皇帝挨的紧紧的,这让她如何能够放心?
  然而,孙太后却忘了,太子家国一体,有些事情,不是她能决定的。
  成敬依旧客气的很,但是态度却依然坚定,道。
  “启禀圣母,话内臣一定带到,但是,来时皇爷也说了,太子是储本,一应事务都要经过朝议,让太子殿下出阁读书,乃是朝廷合议的结果,恐难更改。”
  “至于,圣母所虑太子尚幼,倒是不必担心,翰林院和内阁的老大人们饱读诗书,教导太子必然不成问题,倒是东宫属官,因为如今太子殿下还接触不了政务,所以,朝廷上商讨之后,决定暂时不备,请圣母知晓。”
  这下,孙太后的脸色更加难看了。
  她说怎么朱祁钰这么好心,让太子提早出阁,却原来是出阁而不备府,如此一来,太子既落到了他的眼皮子底下,但却不可能聚集起任何的势力,这是一箭双雕啊!
  但是,成敬一口一个“廷议”,却也同样堵得她说不出话来。
  有心想要说些什么,但是还没想好,成敬便已经躬了躬身子,道。
  “皇爷的话,内臣已经带到,就不打扰圣母和太子殿下了,内臣告退。”
  说罢,后退两步,转身便离开了慈宁宫。
  孙太后望着他的背影,神色阴晴不定,片刻之后,方对一旁的王瑾道。
  “去,叫焦敬入宫觐见。”
  王瑾犹豫了片刻,道:“圣母,这些日子,焦驸马已经入宫了数次,毕竟他是外臣,如此频繁入宫,十分惹人注目,不如让长公主殿下先传信出去,再……”
  话没说完,孙太后已经呵斥道。
  “什么时候了,哪顾得了这些,还不快去!”
  第521章 羚羊挂角
  焦敬来的也很快。
  事实上,即便没有接到孙太后的召见,他也准备递牌子请见了。
  从时间上来看,焦敬和孙太后得到消息基本是同步的。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焦敬本是外戚,在没有差事的情况下,是没有资格直接上朝的。
  他倒是知道朝廷最近有人上了本章,请求太子早日出阁,但是也没想到,廷议会通过的这么快。
  “见过圣母。”
  行礼各毕,焦敬也没有磨叽,直接了当的便问道。
  “圣母召臣前来,可是为了太子出阁之事?”
  孙太后扶着额头,示意王瑾将刚刚成敬过来的事情说了一遍。
  随后,孙太后问道:“成敬毕竟是那边的人,他说的话就算是实话,恐怕也不是全部的实话,焦驸马,你告诉哀家,到底怎么回事?”
  孙太后在深宫当中,对于朝堂之上的事情,消息未免闭塞,但是,相对来说,在外朝的焦敬,知道的就多一些。
  虽然说,他不能自己上朝,但是打探消息的本事总是有的。
  略一沉吟,焦敬便道:“圣母英明,那成敬所说,虽是实话,但确实隐去了很多细节。”
  这一下,孙太后果然来了精神,道。
  “仔细说一说。”
  于是,焦敬整理了一下语言,便道。
  ”这次的廷议,属实来的仓促且迅速,以至于臣没能及时向圣母禀明,做出应对,但是此刻复盘,却可见得,早有端倪。”
  “如臣所料不错的话,先前太上皇即将归朝的消息传来之后,圣母召天子到慈宁宫来,提到太子之事,只怕那位就已经有了想法。”
  孙太后顿时回想起来,那一次“和和气气”的对话。
  不过,让她没有料到的是,这中间竟然也能扯上关系。
  皱了皱眉,孙太后问道:“你的意思是,因为哀家将太子留在了慈宁宫,所以皇帝才有此举动?”
  焦敬点了点头,片刻后,又摇了摇头,道。
  “恐怕不仅如此,更多的,只怕是因势利导,圣母,这次朝会之后,臣仔细询问过上朝的几位大人,他们对这次朝会,也觉得有诸多疑惑。”
  “按理来说,太子出阁这样的大事,朝廷是要争端许久的,尤其是那些苛求礼制的御史们,但是不知为何,这一次他们全都集体失声了……”
  还是那句话,外朝政务上的事情,孙太后实在不算擅长。
  因此,对于这两者之间的联系,即便焦敬已经隐晦的点了出来,她还是觉得有些不明白。
  事情涉及到太子,孙太后不由感到有些烦躁,直接便问道。
  “你有话直接说便是,不必遮遮掩掩的!”
  焦敬也有些无奈,不过看着孙太后这副神色,他也只得明明白白的道。
  “前次,圣母为了保护太子,借开蒙的名义,将太子放在慈宁宫,这件事情,其实底下的御史们颇为不满,毕竟,太子是储本,开蒙虽不算什么大事,但是也不能轻忽了。”
  “当时,圣母提出,天子应承,整个过程,都没有朝廷大臣参与,这其实不太合规矩,但是,不知为何,当时那些御史们,都没有上本提出。”
  “臣本以为,他们是偃旗息鼓了,但是现在看来,他们怕是被天子压着,打算在出阁之事上,将这一局扳回来!”
  这话说的就足够清楚了。
  太子是社稷国本,如何教育,既是家事也是国事,开蒙,出阁,备府,置官,这些事情,怎么说也得过一遍朝议。
  但是,那一次在慈宁宫,孙太后一提,天子就答应了,全程将此事当做家事而不当做国事来办。
  那么这一次,御史们就反过来,将出阁之事彻彻底底的当做国事,同样也不征询孙太后的意见。
  换而言之,朝局的平静下,酝酿的是一触即发的风浪。
  单为太子开蒙之事,弹劾一个于国有功的上圣皇太后,未免有些小题大做,但是若孙太后干预廷议的结果,那可就是大事了!
  到时候,堂堂正正的参劾起来,怎么着也能狠狠的落一落孙太后的面子。
  这么一说,孙太后便是明白了。
  一时之间,她仿佛看见,那帮天天以骂人为生的御史们,此刻正摩拳擦掌,虎视眈眈的等着她开口干预朝议,好给他们个口实……
  于是,孙太后忽然就想起来,刚刚成敬过来通报太子出阁之事,但却在说完之后迟迟不肯离开的样子,以及他临走之前,意味深长的最后一句话。
  “……内臣定将圣母的话带到……”
  却原来,是这个意思!
  拳头一握,孙太后顿时忍不住从榻上站了起来,怒道。
  “原来如此,成敬这个混账东西,竟敢算计哀家!”
  旋即,她又坐了下来,懊恼道。
  “这么说来,哀家的确是失言了,这句话一旦传到外朝去,不知还要掀起何等的风波。”
  焦敬也叹了口气,应该说,这件事情,的确是孙太后过于沉不住气了,不过他也能理解,当时的状况,孙太后稳不住是正常的。
  所幸,还不到无可挽回的地步……
  拱了拱手,焦敬道:“圣母不必忧心,单单是一句话,还不足以成为朝臣攻讦慈宁宫的实证,但是,如此一来,太子出阁的事情,您恐怕就真的不能拦了……”
  太后毕竟是太后,就算言辞不当,也没什么。
  但是,太子出阁这件事情,结结实实的过了朝议,算是板上钉钉的要推下去的,如果孙太后真的做出什么举动阻拦,譬如说把太子扣在慈宁宫不放,那就真的是授人以柄了。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