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牛郎日记>书库>穿越历史>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第198节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第198节

  罗士信是知恩图报的人。李家三兄弟对他好,他连写最不喜欢的大字都不头疼了。
  李智云正无聊,多了个玩伴很开心。
  他殷勤地给罗士信介绍自己的二兄三兄后道:“你先去军中建功立业。二兄说了,明年我也能和你们一起去军中!”
  罗士信道:“好,我等你。”
  白头如新,倾盖如故。友谊有时候几句对话就能缔结。李智云和罗士信俨然已经成了很好的朋友。
  见李智云开心起来,不复之前无聊苦闷,李玄霸松了口气,将更多的时间投入梳理张掖资源情况。
  张掖南方是吐谷浑原本的国土,现在还未被大隋完全纳入统治;往西翻越祁连山后就是敦煌郡,再往西就是刚建立的伊吾郡,是还未完全打通的西域丝绸之路。
  在回到中原前,这两处地方就是他和二哥准备的练兵地。
  掌握了丝绸之路就掌握了钱财,掌握了吐谷浑故地就掌握了马场。两者缺一不可。
  “现在以我们的兵力不可能打通西域丝绸之路,不过凭借大隋和西突厥的‘亲密关系’借道,问题应该不大。”李世民盘坐在榻上,把地图放在腿上,指着西突厥的地方,表情有点郁闷,“他们的土地真广阔。”
  李玄霸道:“游牧民族占领的土地广阔,但只占领不治理,政权难以持续。”
  李世民道:“对他们的可汗而言政权难以持续,但对我们而言,无论换谁当可汗都一样,都是突厥。西突厥处罗可汗还在杨广那?”
  李玄霸点头:“杨广带着他和高昌国国王等西域使臣一同攻打高丽。”
  李世民嗤笑:“什么一同攻打高丽,就是想炫耀自己的武力。一次炫耀不成,第二次要还是炫耀不成,这西域就要乱起来了。嗯,按照你的话来说,这是好事。这里天高皇帝远,我们只需要借着剿灭吐谷浑残党的理由把已经失去控制的西海郡拿下……”
  李世民重重在地图上一点:“控制张掖和西海,就截断了西域通向中原的通道。我们就可以随意在西域扩张了。”
  李玄霸的视线也落在西海郡上。
  杨广虽然征讨吐谷浑成功,但没有吞下吐谷浑的国土。吐谷浑现在是各部落各自为政,大隋的政令仍旧出不了西平郡。
  西海郡在青海湖以西。青海湖虽然是咸水湖不能引用和灌溉,但青海湖附近河流众多,所以很早就是游牧民族聚集地。
  如今占据西海郡的吐谷浑名王,名为慕容孝隽,是吐谷浑王慕容伏允最信任的大臣。
  慕容伏允败逃时,将慕容孝隽留在故地,以待他归来时里应外合。
  慕容孝隽在慕容伏允死后扶伏允的幼子为可汗,占据西海郡,自立为名王“西海王”;西海郡南边的河源郡被吐谷浑最强大的名王天柱王占据;剩余吐谷浑王宫散布青海高原其他水草繁盛之地。
  吐谷浑名王都拥有自己的部落、部曲,每个名王大约统治一千户左右牧民。
  慕容孝隽“携可汗以令吐谷浑”,统治大约三千户牧民;天柱王统治了三个部落,有上万户的牧民,牲畜高达二十多万头。
  历史中唐太宗再灭吐谷浑时,天柱部落就贡献了二十万头牲畜给将士加餐。
  看到李玄霸打探来的消息,李世民很是眼热:“要是能吃下天柱王,我们就衣食无忧了。”
  李玄霸道:“好,我支持你,二哥上!请一个人去!”
  “滚!”李世民笑骂道,“先打西海郡。慕容孝隽所统领的是伏允残部,战斗力不强。阿玄,要如何离间西海王和天柱王?你肯定已经提前布局了。”
  李玄霸道:“我派使臣扮作商人给天柱王进贡珍宝,他已经成为天柱王的座上宾。天柱王坐拥万户牧民,那吐谷浑可汗不过是一个已经失去所有部曲和牧民,东拼西凑才勉强凑齐三千户的破落户。大丈夫岂能久久居于人下,天柱王该自立可汗!”
  后面几句话,李玄霸说得慷慨激昂,神情十分激动,演得非常投入。
  李玄霸难得皮一下,李世民笑得差点从坐榻上滚下去:“好一个‘大丈夫岂能久久居于人下’,天柱王不听就不是大丈夫。我再给他添把火。”
  李玄霸道:“二哥要亲自与天柱王见面?”
  李世民活动了一下肩膀:“最近睁眼闭眼都是文书,真是腻了。我出去活动活动。等罗士信回来我就出发。那小子灭了一个东突厥小部落,俘虏了近千人。他的自傲是真的有本事支撑。”
  李玄霸道:“有罗士信与你同往,我就不阻止你了。只是你别自仗你和罗士信的武力,去做太冒险的事。”
  李世民把地图放到案上,伸了个懒腰:“放心。”
  李玄霸脸色一垮:“每次你说放心,我都更不放心。”
  李世民哈哈大笑:“反正都能赢,过程不重要。放心放心,我去去就回。香皂多给我几块,我去贿赂他。”
  李玄霸道:“备礼的事交给我。在雪落之前回来,大雪封路,小心被堵在路上。”
  李世民摆手:“我又不是杨广,没那么傻。唉,不知道高丽如何了?”
  李玄霸淡漠道:“打不了,杨玄感应该谋反了。希望父亲能守好洛阳城,别吓着母亲。”
  原本窦夫人会在今年陪同李渊去涿郡督运粮草,感染疫病去世。
  涿郡周围的道路上遍布役夫役妇的腐烂尸体,疫病早已经横行。
  如今李渊不仅提前当上了右骁卫中郎将,还成为洛阳留守,辅佐太子杨暕镇守洛阳,没有去涿郡。所以李玄霸就没有提醒母亲疫病之事。
  李世民露出讥讽的笑容:“就杨玄感?他给我们父亲提鞋都不配。”
  李玄霸赞同:“的确。”虽然父亲与其他开国皇帝相比本事不算太强,但拿杨玄感之类臭鱼烂虾比还是侮辱父亲了。
  李渊在最初也是一员猛将,只是当了皇帝后就不挪窝,连御驾亲征都不肯意思意思,才显得他这个开国皇帝很废物。
  现在杨玄感遇到的,正是当打之年的李渊,能开强弓,百发百中,俗称大李世民。
  李世民道:“何况还有二表兄。我与二表兄论过兵,他理论知识很扎实;他又上过战场,实践经验也有。有父亲辅佐,二表兄守城的本事不会差。”
  李玄霸想起历史中杨广被东突厥围住嗷嗷大哭的时候,齐王杨暕率领西军在崞县筑堡抵御突厥军队,干得确实不错。
  李玄霸道:“杨玄感不会看洛阳太难啃,放弃洛阳去大兴吧?”
  李世民笑得前俯后仰,眼泪都出来了:“高老师在那呢!就算高老师不是大兴留守,大兴留守肯定会请高老师出山帮忙守城。宇文老师也在那。上次离别时宇文老师仍旧老当益壮,能压着我打。杨玄感能挨得住宇文老师几下劈砍?”
  李玄霸捏下巴。
  李密给了杨玄感上中下三策。下策攻打洛阳,中策攻打大兴,上策攻打涿郡。念着洛阳繁荣,且留守的越王仅九岁,民部尚书樊子盖之前没带过兵,所以杨玄感选了下策,和洛阳死磕,理所当然没磕动。
  这次杨玄感会如何选择?
  第110章 山东全境民乱起
  杨玄感正在做选择。
  凭他内心, 他想选下策,攻打洛阳。
  虽然洛阳有其他官员的家属,但攻打大兴和涿郡各有好处, 攻打洛阳的必要性和攻打大兴、涿郡拉不开距离。
  他选洛阳, 是因为洛阳繁华, 又是大隋国土的正中央,选洛阳很有面子。
  再者,涿郡有大隋最精锐的将士, 大兴留守刑部尚书卫玄虽带兵的本事不是太强,但高颎还在大兴编书,绝对不会袖手旁观。
  杨玄感虽然自视甚高, 甚至有“再世项羽”之名,但人的名树的影, 要在军事上胜过高颎, 他只能祈求父亲灵魂上身。
  洛阳只有太子杨暕和唐国公李渊,看上去似乎是最软的柿子。
  李渊还没有带过兵,杨玄感本不应该惧怕他,但李二郎的名声太过显赫,让他对李渊忌惮不已。
  李二郎今年才十四周岁, 已经因功劳升任当朝最年轻的虎贲郎将。
  看看李二郎立的功劳,初次作战就靠着几百家丁和从铁勒部落借的骑兵俘虏了吐谷浑可汗, 杨广一征高丽民乱四起时他拉着一支临时拼凑的乡勇就能百战百胜,这功绩让人看得头皮发麻。
  可以说当朝许多老将都没有李二郎这么耀眼的功绩——若不是李二郎实在是过于年少,光是吐谷浑可汗的脑袋就足够李二郎封侯。
  以前李二郎和李三郎升官的时候, 他还嘲笑李二郎和李三郎只是因为背靠唐国公府, 是杨广的外甥, 才有这样的机会。
  李三郎这几年没有显露出多大的本事, 原本“少年秀才”的光环淡去。但李二郎实在是太耀眼了,把李三郎一个病秧子都带上了虎牙郎将的位置。
  唐国公教养的这两个孩子真是厉害。
  李二郎有这样的本事,李渊肯定不会差。
  想想李二郎的战绩,杨玄感不得不犹豫。
  因一个十四岁少年郎将犹豫,杨玄感感到很挫败。
  可李二郎的战绩真的是很不讲道理。杨玄感都疑惑,为何杨广二征高丽不把李二郎带上。难道是因为担心二征高丽时突厥或者吐谷浑残党骚扰大隋后方,所以让李二郎坐镇张掖,震慑西域?
  杨玄感犹豫时,献策的李密很失望。
  现在大隋民乱四起,驿站系统几乎崩溃。各家勋贵现在传递消息都是派出自己的部曲,无法再倚仗官府的驿站系统。
  洛阳离杨玄感起兵的地方很近。杨玄感只要有所动作,洛阳肯定会防备。何况洛阳有太子在,李渊在朝中也颇有声望,他们的自主权很大。就算没有实际证据,他们也能调集钱粮将士提前准备。
  长安和涿郡离中原较远,交通被民乱堵塞,别看离他们也远,但他们无法像洛阳那样直接查到自己的动向,需要洛阳留守向他们传递消息。
  在全国力量都压在高丽的时候,大隋情报系统传递信息很慢。再者长安留守只是一个刑部尚书,他想调集更多兵力得先向皇帝或者太子上报,这一来一往又会耗费许多时间。
  在李密看来,涿郡虽然有大隋最精锐的将士,但大军粮草不济,且有杨广这个狠狠拖后腿的人,想要达成战略目标较为容易。有风险,但富贵险中求,杀掉杨广和逼降大隋军队主力,毕其功于一役的富贵太大了,值得冒险。
  选大兴除了大兴的反应速度很慢之外,大兴是关陇勋贵的大本营,而杨广将政治中心转移到东都,又大肆提拔江南士族,让关陇勋贵很是不满。这个被杨广冷落的西都很可能抵抗意愿不强,愿意成为杨玄感的助力。
  且长安和涿郡都处于中原之外,退可和突厥、高丽联合,容错率非常高。
  洛阳地处中原,交通十分便利,就意味着大隋的军队可以四面八方支援围堵他们。而且就算占据了洛阳城,之后要发展也非常难。若是输了,更是无路可逃。
  李密原本以为杨玄感身为杨素的儿子,战略眼光应该有一点。不过他看出了杨玄感想要攻打洛阳的意图,才退而求其次,告诉杨玄感攻打洛阳是下策。
  但杨玄感居然仍旧想去洛阳?他真的以为攻占洛阳后就能一呼百应天下归心?杨广还没死呢!
  李密突然觉得杨玄感自诩项羽,还真的有点像项羽,“衣锦还乡”“沐猴而冠”。
  李密虽然仍旧受杨玄感礼遇,但他心中萌生了退意。
  杨玄感看着不像是个能成事的人。自己要做好随时逃跑的准备,唉。
  杨玄感犹豫了许久,对李密道:“我仍旧意属攻打洛阳。我们先去洛阳,若洛阳戒备森严,再取道去涿郡。”
  李密松了一口气。罢了,至少杨玄感还有基本常识,知道第二选项选直接攻打杨广而不是高颎。
  杨玄感做好决定后,就紧锣密鼓地开始谋反。
  他以诬陷来护儿谋反来凑集粮草、征集士卒,然后举兵前往洛阳。
  李密看着杨玄感的“十万大军”直皱眉。
  他以为杨玄感既然敢造反,至少准备了一支五千人左右的精兵。
  好歹战马、盔甲、武器齐全的三千精锐骑兵应该有吧?
  没想到杨玄感除了自己和少数亲卫有像样的武器,“十万大军”军备极其缺乏,完全没有攻坚的力量。
  杨玄感不是早就准备谋反了吗?这提前准备做得太差了吧?
  难道是因为杨广的监视太严密,所以楚国公才没有机会积攒造反的力量?李密给杨玄感找了理由。
  李密想,杨广威望未坠,又对朝臣监视极严,楚国公无法提前积攒力量很正常,自己不该责怪他。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